我园恢复生态学研究组在祁连山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灌木扩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草地灌丛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导致草地生境碎片化,降低优质牧草比例,并加剧植被与土壤的空间异质性,深刻影响着草地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本研究基于2013年至2021年对祁连山灌丛草地的定点监测,量化了放牧与灌木适口性对六种优势灌木川滇柳(Salix rehderiana)、金露梅(Dasiphora fruticosa)、高山绣线菊(Spiraea alpina)、鬼箭锦鸡儿(Caragana jubata)、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和千里香杜鹃(R. thymifolium)扩张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通过测定灌木适口性,分析了土壤种子库与芽库的物种组成及密度特征,揭示了其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相较于禁牧样地,放牧使灌木扩张率从12%降至3%,并揭示了放牧对灌木扩张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灌木适口性与繁殖库的长期变化。现行轮牧制度仅能有效控制川滇柳、金露梅、高山绣线菊、鬼箭锦鸡儿的扩张速率,但对头花杜鹃和千里香杜鹃的扩张无明显抑制作用。厘清放牧管理下灌木适口性与繁殖库的变化规律,是描述不同灌木物种扩张速率,判断放牧能否有效控制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灌木扩张的关键。

相关研究结果以“The effects of grazing on shrub expansion depend on species palatability and long-term alterations in propagule banks in an alpine meadow”为题发表于生态学领域经典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我园恢复生态学研究组王世林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甘肃农业大学曹文侠教授和我园恢复生态学研究组组长牛国祥副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河北大学王汝振教授、青海大学王金兰和李文副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黄建辉研究员共同参与了本研究。研究得到甘肃农业大学草学一流学科突破工程暨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揭榜挂帅”项目(KLGE-2024-07)、庐山植物园植物专项(2024ZWZX03, 2024ZWZX02, 2024ZWZX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569, 32060269)等资助。

文献链接:http://doi.org/10.1111/1365-2664.70201
上一篇第十五届海峡两岸人工湿地研讨会江西分会场 在庐山植物园成功举办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