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园况介绍 科学研究 园林园艺 环境教育 党建文化 纪检监察 信息公开 简报年报
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机构 > 资源植物研究中心 > 植物表型组学研究组

植物表型组学研究组

研究组介绍


一、研究组简介

植物表型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影响的,反映植物结构及组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及结果的全部物理、生理生化特征和性状。植物表型组学是继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和代谢组等组学之后,于近年来兴起和快速发展的新型交叉学科,是植物科学研究从实验室走向大田的最后一公里。

本研究组将建立“Sensor to plant”型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研发植物本体传感器,并结合环境传感器和中科院庐山植物园的种质资源优势,从时间、空间和物种等多维度高通量采集植物表型数据,建立植物生长模型数据库;并以植物表型组学和生长模型数据库为核心,整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研发智能植物工厂种植系统,服务智慧农业。

二、研究方向

1. 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

目前国内外的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Plant to sensor”型,即以工业自动化为主要技术驱动,将单株植物通过传送带运送至表型采集设备,数据采集完成后再运送回原来位置;另一种是“Sensor to plant”型,该类型主要以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无人机、机器人等技术为驱动,将轻便型表型采集设备带至植物所在位置进行数据采集。“Plant to sensor”型虽然有利于三维重建、高光谱和叶绿素荧光成像等重型采集设备的使用,但该类平台动辄千万元的起步造价不利于大范围推广和应用。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3D深度相机等表型采集设备越来越轻便,无人机等运载工具的成本越来越低。本研究组将以搭载3D深度相机、热成像、多光谱、叶绿素荧光成像等传感器的龙门架式机器人、无人车和无人机为载体,建立“Sensor to plant”型低成本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

2. 植物生长模型数据库

植物生长模型为定量化研究植物生长规律,动态模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及其与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模型通过对植物生理生态过程的模拟,能够从时间和空间维度预测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植物的某些综合指标,如植物的干重、鲜重、叶面积指数、器官数量形态大小等。虽然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番茄、黄瓜和生菜等园艺作物已经有相对成熟的植物生长模型,但是与实际生产应用还有一段距离,其它种类植物生长模型的相关研究更为不足。因此,本研究组将以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高通量植物表型技术为核心,以智能温室和集装箱式智能植物舱等环境高度可控的空间为载体,利用动态建模、虚拟现实、情景模拟及决策支持等方法,构建不同物种植物的生长模型,最终融合表型及生长环境数据形成植物基础数据库。

3. 智能植物工厂

植物工厂是通过设施内的高精度控制实现农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是由计算机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要素进行全天候控制,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生产方式。植物工厂主要有“人工光型植物工厂”、“太阳光型植物工厂”和“太阳光与人工光并用型植物工场”三种类型。因其融合了现代生物技术、智能装备与信息技术等新兴科技,而成为全球农业技术研究的热点。由于植物工厂初期建设成本较高、耗能较大等原因,总体上来看单位生产成本还是相对偏高,未来仍需要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降低成本。因此,通过对植物工厂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组将以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植物表型感知为核心,以植物生长模型数据库为驱动,构建植物工厂数字孪生平台,并不断优化产量预测模型和环境控制模型,降低成本、提升产量和品质,最终形成一整套智能植物工厂技术体系。


研究组长

姓  名: 王书胜 研 究 组: 植物表型组学研究组
职  务: 研究组长 职  称: 研究员
通讯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溪霞镇溪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科研中心
邮政编码: 330114 电子邮箱: wangss@lsbg.cn
姓  名: 王书胜
研 究 组: 植物表型组学研究组
职  务: 研究组长
职  称: 研究员
通讯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溪霞镇溪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科研中心
邮政编码: 330114
电子邮箱: wangss@lsbg.cn

学习经历:

2016年11月-至今 根特大学&比利时农业渔业研究所 生物科学工程 在职攻读博士

2012年9月-2015年6月 江西农业大学 园艺 硕士

2003年9月-2007年6月 华中农业大学 生物工程 学士


工作经历:

2007年7月-至今 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


社会任职:

国际园艺学会会员


获奖及荣誉:

2021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和腾讯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国际智能温室种植挑战赛”在线挑战中,带领计算机视觉和植物模型两个方面的团队,在来自不同国家的47个比赛队伍中取得第8名;

2020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和腾讯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智能温室种植挑战赛”中,自主研发的太阳能无线图像传感器和大数据云平台助力团队在来自不同国家的21个比赛队伍中取得第4名;

2019年第二十六届欧洲植物育种研究协会观赏植物国际研讨会最佳口头报告(国际园艺学会Young Minds Award);

2015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二)。


研究领域:

植物表型组学与智慧农业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横向科技研发项目:智能植物工厂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2023-2028),主持

2. 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庐山植物专项:智能植物工厂的传感器集群及云平台研发(2021-2023),主持

3. 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庐山植物专项:基于植物生长模型的智能植物工厂的关键技术研究(2021-2023),参与

4. 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欧洲优良高山杜鹃品种引进及产业化技术的联合研发(2014-2017),参与

5. “赣鄱英才555工程” 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抗逆性大叶常绿类杜鹃筛选及产业化技术研究(2014-2016),参与

6. 江西省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杜鹃花属植物的迁地保育技术研究(2011-2014),参与

7. 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杜鹃属植物的回归引种及保育基地建设(2008-2010),参与


论文及论著:

1. Wang S.*, Leus L., Lootens P., Van Huylenbroeck J. and Van Labeke M.C.* (2022) . Germination kinetic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imaging allow for early detection of alkalinity stress in Rhododendron species. Horticulturae, 8(9):823.

2. Krebs S., Wang S., Leus L., Van Labeke M.C. and Van Huylenbroeck J. (2022). The horticultural potential of lime tolerant Rhododendron species. Journal American Rhododendron Society, 76(1), 25-31

3. Wang S., Zheng Y., Leus L., Van Labeke M.C. and Van Huylenbroeck J. (2021). Screening and evaluation of Rhododendron progenies for alkaline pH tolerance. Acta Horticulturae, 1331: 95-100.

4. Wang S., Leus L., Van Labeke M.C. and Van Huylenbroeck J. (2020). Relation between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Rhododendron species in China. Acta Horticulturae, 1283

5. Wang S.*, Leus L., Van Labeke M.C. and Van Huylenbroeck J. (2018) Prediction of lime tolerance in Rhododendron based on herbarium specimen and geochemical data.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9, 1538

6. 王书胜, 单文, 张乐华, 等. 生根基质及IBA浓度对云锦杜鹃扦插育苗的影响. 林业科学, 2015, 51(9): 165-172.

7. 王书胜, 李晓花, 张乐华, 等. 激素种类与浓度对鹿角杜鹃扦插繁殖的影响及其评价. 广西植物, 2014, 34(2): 227-234.

8. 王书胜, 张乐华, 单文, 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鹿角杜鹃扦插繁殖的影响. 植物科学学报, 2014, 32(2): 158-167.

9. 张乐华, 王书胜, 单文, 等. 基质、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对鹿角杜鹃扦插育苗的影响. 林业科学, 2014, 50(3): 45-54.


专利:

1. 王书胜,单文,张乐华等 一种杜鹃花扦插繁殖方法, 2016-08-03, 中国, CN106105749A.


研究组员

姓  名: 瞿娇 研 究 组: 植物表型组学研究组
职  务: 研究组员 职  称: 助理研究员
通讯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溪霞镇溪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科研中心
邮政编码: 330114 电子邮箱: qujiao@lsbg.cn
姓  名: 瞿娇
研 究 组: 植物表型组学研究组
职  务: 研究组员
职  称: 助理研究员
通讯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溪霞镇溪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科研中心
邮政编码: 330114
电子邮箱: qujiao@lsbg.cn

学习经历:

2016年9月-2021年10月 根特大学 陆地生态学 博士

2013年9月-2016年7月 四川农业大学 繁殖生态学 硕士

2009年9月-2013年7月 四川农业大学 林业生态工程 学士


工作经历:

2022年2月至今 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植物表型组学与智慧农业研究组


任职经历:

2022年2月至今 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 任助理研究员


研究领域:

智慧生态农业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NSERC), Discovery Grant, RGP IN-2016-06063, Mechanisms and evolution of plant defenses against herbivores, 2016.04 – 2022.03,CAD, 结题, 参与


论文及论著:

1. Qu J*, Bonte D, Vandegehuchte ML. Hydrogen cyanide, a key plant defence, as a potential driver of root-associated nematode communities along urbanization gradients. ,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23. doi: 10.3389/fevo.2023.1113671

2. Qu J*., Bonte D., Vandegehuchte M. L. Phenotypic and genotypic divergence of plant-herbivore interactions along an urbanization gradient. Evolutionary Applications, 2022 doi: 10.1111/eva.13376

3. Santangelo J. S., Ness R. W., Cohan B., …, Qu J., ..., Johnson M. T. J. Global urban environmental change drives adaptation in white clover. Science, 2022, 375(6586), 1275-1281.

4. Jiang X., Deng H. N., Qu J., Zeng H., Cao G. X. The function of extrafloral nectaries in the pollina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Sambucus javanica. Plant Species Biology, 2019, 34(2), 53-60.

5. 瞿娇, 武碧先, 苏黎明, 操国兴. 生境破碎化对星叶草繁殖成功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6, 22(1): 151-155.


研究组员

姓  名: 甘福天 研 究 组: 植物表型组学研究组
职  务: 学生 职  称:
通讯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溪霞现代农业园庐山植物园南昌科研中心
邮政编码: 330114 电子邮箱: tian1094817919@163.com
姓  名: 甘福天
研 究 组: 植物表型组学研究组
职  务: 学生
职  称:
通讯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溪霞现代农业园庐山植物园南昌科研中心
邮政编码: 330114
电子邮箱: tian1094817919@163.com

学习经历:

2022年9月- 中国农业大学 计算机技术 硕士研究生

2018年9月-2022年6月 石家庄铁道大学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学士学位


研究组员

姓  名: 李捌 研 究 组: 植物表型组学研究组
职  务: 学生 职  称:
通讯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溪霞现代农业园庐山植物园南昌科研中心
邮政编码: 330114 电子邮箱: 2810240332@qq.com
姓  名: 李捌
研 究 组: 植物表型组学研究组
职  务: 学生
职  称:
通讯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溪霞现代农业园庐山植物园南昌科研中心
邮政编码: 330114
电子邮箱: 2810240332@qq.com

学习经历:

2022年9月- 中国农业大学 计算机技术 硕士研究生

2018年9月-2022年6月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水利工程 学士学位